而在下午时段,由于气温较高,182组件与超大电流组件发电相当的临界辐照值在500W/m2左右。
32、新疆十四五规划公布:有序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。按照十四五光伏装机量突破1000万千瓦的目标,未来5年西藏光伏装机量将增加863万千瓦以上,年均新增装机172.6万千瓦。
《通知》提出酒泉市十四五第二批风电、光伏发电项目指标为400万千瓦,实施时间为2023-2024年(包括专项安排敦煌市100万千瓦),均为市场化消纳项目,其中风电200万千瓦,光伏发电200万千万。高水平建设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延安综合能源基地,推进能源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化示范,着力构建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,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。试点推动关停矿区、荒滩荒坡光伏发电规模化利用。24、湖北:预计十四五光伏新增装机500万千瓦湖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,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,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,新增新能源装机千万千瓦以上,风电、光伏发电成为新增电力装机主体。其中,光伏项目89个,总装机12.3GW,总投资167.5415亿元;风电项目124个,总装机17.46GW,总投资211.8855亿元。
推进风能、光伏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。做大做优铜、钢铁、钨和稀土、陶瓷等先进基础材料、关键战略材料、前沿材料,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。另一组件厂商阿特斯表示,2021年1-6月,其单晶硅棒/硅锭、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的有效产能(未年化)分别为0.90GW、1.86GW、2.52GW、5.76GW。
不过,一季度因海运费、多晶硅价格尚未明显下调等因素,也会影响到一部分组件厂商的出货节奏,预计二、三季度将会逐步回暖。其激励的计划目标为2022-2024年,公司营收增速相比2020年分别不低于80%、120%、175%。目前分布式市场的组件利润,相比地面电站来得更为可观。总体来说,一季度的组件厂商出货表现有一定分化:部分实现增长,一部分同比微增或略有下降。
该公司目前已有部分在手订单,数量可观,接单更注重质量。因此如果按照更高目标看,东方日升的电池产能提升幅度也高达67%,组件提升幅度高达50%。
在公司达成60GW的组件产能后,也为2022年至未来数年的产量及销量的提升打开了充分的想象空间。综上所述,隆基、晶科、天合、晶澳、东方日升等的出货,或在2021年达130GW左右。该数据相比2021年(5.354GW,其中组件4.562GW)有明显增长。另一方面,晶科能源正在力推的N型Topcon电池产能,也将于今年直接升至16.9GW,占其电池总产能的比重很高,为42.25%。
2022年全年,预计总出货量(包括组件、电池片和硅片)在35吉瓦到40吉瓦之间。因此2020年~2024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可能在25%以上。继晶科能源(SH:688223,A股科创板)公司公布了其控股公司晶科能源控股(在美上市企业,JKS.NYSE)的2021年年报、2022年一季度 及全年业务展望后,综合各方预计,头部组件厂商2022年的全年营收及出货量都将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、产能总量的快速递增以及业务的快速开拓等影响,有所增长。出货、营收2022年全年或总体大增全球出货前茅的组件厂商天合光能,尚未公布2021年全年、2022年首季出货的数字。
综上所述,2022年全年,五大公司的实际组件产能将可能在250GW~280GW之间。去年年底,天合光能的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为35GW、50GW(其中210产能预计为70%)。
当然,也有组件厂商抱怨因为海运费的原因,公司在一季度的出货量将同比微增或者微降,主要靠国内市场如分布式、海外分布式及地面业务进行带动。不过公司表示,2021年营收大幅增长51%以上至445亿,归母净利润为18.76亿,也同比增长了53%上下。
晶澳科技在2021年硅片、电池及组件产能分别为32GW、32GW和40GW,预计今年的产能也将有一定变化。当然,该公司希望逐步提高垂直一体化程度:电池产能占组件产能的80%,铸锭/拉棒和切片产能占电池片产能的80%。因此有数据显示2021年天合光能的出货可能会在25GW以上。据预测,天合光能的出货量可能会在今年全年触及新高至40GW左右。隆基股份作为行业翘楚之一,2021年的组件出货或可能为40GW。2022年天合光能的各业务产能有望再度攀升。
基于G12的大组件厂商另一代表东方日升,预计2022年的出货有望升至20~25GW,继续巩固该公司全球组件出货第一梯队的地位。产能快速叠加从产能布局的角度看,上述5家企业的产能将在2021年的大量释放基础上再上层楼。
从隆基股份的现有产能数据看,2021年年底该公司预计的硅片、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是105GW、38GW和65GW,预计2022年会继续上扬。该公司继2020年的15.88GW出货之后,2021年出货量将可能递增至24GW左右,同时2022年出货也将可能继续攀升至40GW。
从现有已知信息来看,晶科能源的硅片、电池及组件产能将在2022年分别达到50GW、40GW和60GW,同比分别增长54%、67%、33%。据各方预测,2022年首季隆基出货有可能递增至10GW以上,同比或上涨。
东方日升,在继2021年电池和组件产能15GW、20GW之后,2022年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有望升至20~25GW、30GW。2020年该公司达24.53GW的出货量,因此按照上述40GW预测数字看,去年全年的出货增幅或为60%以上。近期隆基股份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,绑定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去年年底,天合光能的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为35GW、50GW(其中210产能预计为70%)。
因此有数据显示2021年天合光能的出货可能会在25GW以上。2022年全年,预计总出货量(包括组件、电池片和硅片)在35吉瓦到40吉瓦之间。
当然,也有组件厂商抱怨因为海运费的原因,公司在一季度的出货量将同比微增或者微降,主要靠国内市场如分布式、海外分布式及地面业务进行带动。该数据相比2021年(5.354GW,其中组件4.562GW)有明显增长。
该公司目前已有部分在手订单,数量可观,接单更注重质量。晶澳科技在2021年硅片、电池及组件产能分别为32GW、32GW和40GW,预计今年的产能也将有一定变化。
其激励的计划目标为2022-2024年,公司营收增速相比2020年分别不低于80%、120%、175%。该公司继2020年的15.88GW出货之后,2021年出货量将可能递增至24GW左右,同时2022年出货也将可能继续攀升至40GW。另一方面,晶科能源正在力推的N型Topcon电池产能,也将于今年直接升至16.9GW,占其电池总产能的比重很高,为42.25%。因此2020年~2024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可能在25%以上。
从现有已知信息来看,晶科能源的硅片、电池及组件产能将在2022年分别达到50GW、40GW和60GW,同比分别增长54%、67%、33%。另一组件厂商阿特斯表示,2021年1-6月,其单晶硅棒/硅锭、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的有效产能(未年化)分别为0.90GW、1.86GW、2.52GW、5.76GW。
该控股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的总出货量在 7.5 GW~8 GW之间。据各方预测,2022年首季隆基出货有可能递增至10GW以上,同比或上涨。
该激励计划拟授予的股票期权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484人,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为27人,授予不超过3754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约0.69%,行权价为62.2元/份。从隆基股份的现有产能数据看,2021年年底该公司预计的硅片、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是105GW、38GW和65GW,预计2022年会继续上扬。
评论留言